- 徐晓林
,张文有
<正>恽代英是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于他所从事的教育、宣传、统战、青年工作有不少文章论及,而对于他关于农民运动的文章却鲜见。本文试图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他对农民运动的贡献。
1985年04期 1-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玉明
<正>蔡和森同志是我党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他在党创立时期和大革命时期,对党的创立、成长、壮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在建党理论和实践上作出的贡献,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综和蔡和森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历程,他的贡献比较突出的有下列三个方面。
1985年04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邵鸿烈
<正>自从一九三一年斯大林把各尽所能和按劳分配合在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式以来,我们一直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当作一个原则,而且把各尽所能看作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对于各尽所能和按劳分配相互关系的这一观点,现在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1985年04期 15-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玉琪
<正>国家经济职能的问题,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发展史需要从各自的角度加以研究和说明的问题,更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加以研究和说明的问题。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在以上几门学科的教学中,片面强调国家作为暴力工具的阶级专政的政治职能,而忽视了包括国家经济职能在内的社会职能,甚至认为经济职能只是无产阶级专政
1985年04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泽应
,一石
<正>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著中,思格斯对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起源和本质及其历史发展所作的分析和论述是异常深刻的。其中对两种不同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所作的区分,不但深刻地揭示了历史上形成的(即私有制社会的)一夫一妻制的本质,而且科学地展示了婚姻家庭制度的未来发展的远景,回答了当时人们对未来婚姻家庭状况提出的种
1985年04期 25-2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华平
<正>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运动”的理论(简称“灌输”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重要贡献。正确理解和运用列宁的:“灌输”理论,对于我们当前有效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近几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们对“灌输”这个词似乎不太提了,有的甚至于把“灌输”和
1985年04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令训
<正>心理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但这种运动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其中惯常性便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之一。所谓心理的惯常性,即心理活动具有保持原来状态的倾向。 意识这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具有惯常性。当一个人如果逐渐地形成了某种认识或观点
1985年04期 36-3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炎谟
<正>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师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何组织教育实习,教育界的先辈们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并一直为我们所沿用。但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体制本身的改革而带来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中小学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已有的经验不够用了,许多新的课题需要研究。还因为
1985年04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孝
<正>鉴赏论——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作为传统文艺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它的整体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创作与欣赏实践、西方涌入的文艺思潮、国内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以及新的方法论面前,明显地暴露出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乃至不尽科学的弊端。改革——不无痛惜的蜕变,已成定局,势在必行。本文仅就文学欣赏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改革,谈点肤浅意见。
1985年04期 42-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时
<正>所谓文学欣赏的层次规律,是指文学欣赏相关的因素及其关系的层次对欣赏效果的必然性影响。它象其他欣赏活动的规律一样,存在于客观欣赏过程之中,有着强有力的规定力量,这里探讨的是最一般的几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待实践证明,并请大家指正。
1985年04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文愿
<正>“乡土”一词,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与批评中,都是广泛使用的褒义词。可是,在文艺理论的教学领域,人们却感到异常陌生。路是人走出来的。本人不揣冒昧,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从实际出发,搞了点“乡土教材”。在这方面,有所实践与感触。写下来以就正于行家。
1985年04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韦平
<正>当代文坛群星灿烂。 而彭见明一起步,就为他打下了跻身其间的坚实基础。一九八一年,他的处女作《四妯娌》萌芽了。作品及时而敏锐地感触到了农村妇女生活观念的可喜变化,写出了妯娌们亲密无间,和睦相处,齐心协力的家庭和谐美,从而获得了读者的羡慕和称赞。彭见明用自己的笔加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列,歌颂了劳动妇女美好的情操,
1985年04期 54-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戈
<正>最近报纸上又报道了一则有关著名青年女诗人舒婷的消息:她被当选为诗歌读者最喜欢的十大诗人之一,而且名列榜首。这不由令人感慨、令人欣喜。感慨的是尽管舒婷的诗作一问世就立即受到了广大青年诗歌爱好者,读者的热烈关注、欢迎和喜爱,而八年来,在诗坛上,在评论界,她却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坎坷曲折:由批评而指责,由指责而围剿,至最后的默认、接受。
1985年04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岸
<正>当历史的车轮沿着正常的轨道平稳前进的时候,经济改革和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文学,由于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文学真正回到了人民群众的手中。的确,社会主义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1985年04期 64-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长栋
<正>历来的学问家多注重国风比兴之法的研究,而对它的赋法则多所忽视。我以为,国风的赋法运用,其成就和影响是颇值得重视的。本文打算重点讨论国风的铺陈描绘及其对汉乐府叙事诗的影响。 国风中运用铺陈描绘法最多最集中的是两类作品:一类是叙事型作品,如豳风《七
1985年04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草夫
<正>在我国古典小说里,《红楼梦》人物的形态描写亦是独占鳌头的。曹雪芹大胆地抛弃了俗套小说“满纸才子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从“羞花闭月”、“如花似玉”等公式化、概念化的传统写法,跃向了更高的艺术境域,着意于描写人物独见情性的形态特征。他只要略加点染,就能使人物的外貌、动作、姿态、表情毕真毕肖,跳跃而出。这,是由脂批伊始便已公认了的事实,我们已无烦词费。现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曹雪芹究竟怎样运鬼斧神工,生动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形态特征,令读者合目如见,可感可触。
1985年04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羊敬德
<正>我国是诗的国家,在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词和曲就形式上讲,它的语言比律诗,更自由,更显得回环流畅,更便于表达思想情感。就对仗一项来说,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对仗,出、对句忌同字、忌“合掌”,平仄要求相对,出句必须是仄脚,对句必须是平脚等。但词和曲的对仗,却摆脱了这些羁绊,平仄可以相粘,同一位置的词
1985年04期 78-8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双安
<正>许叔重之《说文解字》不愧为我国语言学史上一部不朽著作,也是广大语文工作者的一部重要工具书。其大功就在依汉字之形、考释其本音、本义,使后人得通古之锁钥。然由于当时文字资料有限,其所依之形盖为历经嬗变之篆书,因而所释音义每有失当,乃至舛误。是以治小学者不可不察焉。
1985年04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覃先美
,隆素辉
<正>出于某种需要或者为了某个目的,说话的人或者写文章的人有意识地反复使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这在英语中叫“repetition”。尽管在概念上,它与汉语“反复”颇为相近,并且译作“反复”或“重复”,但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英语却使它的分类比汉语的“反复”繁杂得多,精细得多。在这方面,我们借群书之助,获益不少。这里,谨向读者介绍常见的Repetition十二式。
1985年04期 86-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少甫
<正>定语从句修饰主句中的某一成分,被定语从句所修饰的成分称之为先行词(antece-dent)。就定语从句与其先行词之间的关系来看,我认为有下列四种情况。 一、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一个词,而且定语从句对这个词是不可少的。
1985年04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羽音山思
<正>一些歌曲作法教科书及某些普及读物,常常将复乐段这种较之单乐段更为特殊的乐段结构,与“起、承、转、合”结构的乐段,并列归于四句体单乐段中两种不同类型。这样,带给人们的印象即是:一,在构成上,复乐段与单乐段无本质区别;二,复乐段只能包含四个乐句。
1985年04期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云华
<正>钢琴即兴伴奏,是在情感的作用下将各种理论知识和钢琴技巧综合,即兴性创作运用的产物,是在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凭借伴奏者对所伴奏的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将所掌握的钢琴技巧与伴奏织体手法进行筛选综合而成,是由感受到理解再到表现的一个较复杂的创作过程。具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技巧,这是即兴伴奏的前提;具有良好的音乐感觉和创作激情,这是即兴伴奏的关键。
1985年04期 99-10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天海
,李晓弍1985年04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