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永亮;
湖南省益阳兔子山遗址九号井出土大批简牍,包括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三国孙吴时期,总数15230余枚。出土材料大量出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当地当时的政治文化。尤其是“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简牍,可以提供对秦亡国原因研究一定的新思考。秦始皇崩二世胡亥即位后,对此段历史以贬为主,结合《史记》等传世文献,认为秦亡于二世。新发现的秦二世胡亥元年诏书文告内容丰富,结合秦泰山刻石、琅玡刻石和铜版秦二世诏书等文献,可更深入地探究秦二世胡亥即位以来的历史及秦亡的原因。
2024年05期 v.4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晋晴;魏军刚;
武威贾氏自东汉著籍武威后,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涌现出诸多人物,在武威政治、文化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北魏《贾思伯墓志》记述志主贾思伯的世系、任官履历,与传世文献和《贾使君碑》相互印证,且相互补充。贾思伯历仕北魏孝文、宣武、孝明三朝,在北魏后期的复杂政治斗争中长期占据一席之地。一方面,他善于交际,懂得审时度势,使其在波谲云诡的政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其在政治上的成功,还得益于青齐士族的支持。通过分析其仕宦经历可以发现,北魏后期次等士族上升通道有限,需要多方共同作用之下才能维持自身地位。《贾思伯墓志》的发现,既补充了武威贾氏在青齐一支中的世系,又对探索北魏中后期低级士族发展提供了一个经典案例。
2024年05期 v.43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燕飞;
湘西是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进军西南的要道。1949年3月“湘西事变”的爆发,既受当地过去民族问题复杂、经济落后、地理偏僻等因素的影响,还与人民反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量汲取战争资源,国共斗争和汪援华、曹振亚等人谋求私利,以及李默庵在湘西收集民枪、培植个人势力等情况相关。“湘西事变”对程潜治湘和湖南和平解放事业等带来不利影响。“湘西事变”反映了当时国民党中央权威趋弱,“国统区”后方地方势力分权行为增多的本质,这是“国统区”整体秩序走向全面崩溃前的征兆。
2024年05期 v.43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