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1032315

  • 关于星象积分算子的星象阶数

    邹中柱

    <正>§1 引言及引理 设f(z)=z+∑a_nz_n在单位圆E: |z|<1内正则单叶,记其全体为S,对于ρ<1,Z∈E,记 s*(ρ)={f(z):f(z)∈S,且Re(zf'(z)/f(z))>ρ}, K(ρ)={f(z):f(z)∈S,且Re(1+(zf''(z)/f'(z)))>ρ},分别称S*(ρ),K(ρ)为ρ级星象函数类和ρ级凸象函数类。 若p(z)在E中解析,且满足p(o)=1,Rep(z)>0,记其全体为T。 作者已经证明

    1985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函数类Lα(k,ρ)与Hadamard乘积

    邹中柱

    <正>§1. 设f(z)=z+∑a_nz_n在E:{z:|z|<1}内解析,记其全体为A,对于ρ<1,ρ<1,记 S*(ρ)={f:f∈A,Re(zf'/f)>ρ,z∈E}, k(ρ)={f:f∈A,Re((1+zf'')/f'>ρ,z∈E}, C(ρ,β)={f:f∈A,且存在g(z)∈k(ρ),使得

    1985年01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类微分—积分方程解的表示式

    曾岳生

    <正>我们知道[1]、[2],第二型Fredholm积分方程 φ(x)=λintegral from n=a to b(K(x,s)φ(s)ds)+f(x)………………………………(1) 若|K(x,s)|≤M,a≤x,s≤b,则当|λ|<1/(M(b-a))时有唯一解,利用逐次逼近法求得其解的表示式为

    1985年0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类超复积分算子的某些性质

    曾岳生

    <正>在板或壳的弹性理论中出现的某些偏微分方程可以化为A.Douglis(1)中所研究的一阶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组,文[1]引进了一种可交换代数:由两个元素i和e生成,服从乘法律 i~2=-1,ie=ei,e~r=0, 此代数中的任一元素都是具有实数的2r个线性无关元素 e~K,ieK,K=0,1,…,r-1的线性组合,超复函数W(Z)可写为

    1985年01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类时变线性大系统的稳定性

    苏醒

    本文利用分解理论研究了时变大系统的稳定性,削弱了条件——缓变与子系统对称,包含了文[2]、[3]的结果。 变系数动力系统运动稳定性的研究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又急待解决的课题。文[1]、[2]、[3]、[4]等都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文[1]在系数缓变的条件下,得出稳定性的一个充分条件,文[2]利用分解理论研究了子系统呈对称的大系统的稳定性。文[3]、[4)分别得出了较为一般的系统稳定性的结论。本文利用分解方法,放弃了系数缓变和子系统呈对称的条件,得出更为一般的时变线性大系统的稳定性。

    1985年01期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随机变量函数的一点注记

    肖起予

    <正>设ζ是随机变量,下列各式是否成立: 结果是上述各式皆不成立,本文试就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别给出反例、当然所给反例皆非唯一。

    1985年01期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线性算子的收敛性

    谭海鸥

    <正>§1 引言 设X、Y为线性赋范空间,记V(X→Y)为X到Y的线性有界算子全体。记X~*为X上有界线性泛函的全体。对于空间V(X→Y)及X~*,通常定义了如下三种形式的收敛性: 设T_n,T∈V(X→Y),则 ⅰ) 当 ||T_n-T||→0 (n→∞),称{T_n}一致收敛于T,记为:T_n→T。 ⅱ) 若对任意的x∈X,||T_nx-Tx||→0 (n→∞),称{T_n}强收敛于T,记为:T_n(强→)T。 ⅲ) 若对任意x∈X及任f∈Y~*,f(T_nx)→f(Tx)则称{T_n}弱收敛于T。记为:

    1985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类非自治调节系统的运动稳定性

    李光华

    本文利用向量李雅普诺夫函数为工具,通过矩阵变换,建立了一类非自治调节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准则。特别对一类由高阶微分方程决定的控制系统(B′),给出了构造性的稳定性准则。

    1985年01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元函数L′Hospital法则

    <正>一般的《数学分析》教材,只讨论一元函数的L′Hospital法则。本文给出二元函数的L′Hospital法则及其部分应用。

    1985年01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权比数列在计算中的应用

    周意初,刘均

    <正>我们在研究收敛极慢的级数的计算时,发现了一种算法,(我们)称为反向单调数列对的加权变换法,其要点为利用我们引进的权比数列,对反向单调数列对的对应项作加权变换,可保证收敛速度稳步地提高,且适用性广。

    1985年01期 5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厄米算符——学习量子力学笔记

    粟一匡

    <正>在量子力学原理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人们发现,一切力学量在量子力学中都表现为作用于波函数的某种算符。由于所有力学量的数值是实数,而表示力学量的算符的本征值是这个力学量的可能值,因而表示力学量的算符,其本征值必须是实数,厄米算符就具有这个性质,所以力学量的算符都是厄米算符。

    1985年01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硫酸铅在醋酸钠溶液中溶解情况的试验

    黄德发

    <正>在不少分析化学教材中都指出,硫酸铅可溶于浓的醋酸铵溶液,因为有以下反应发生: PbSO_4+2Ac~-PbAc_2+SO_4~(2-) 或 PbSO_4+3Ac~-PbAc_3~-+SO_4~(2-) 醋酸钠溶液也可提供一定浓度的醋酸根离子,硫酸铅在醋酸钠溶液中溶不溶解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这个问题。为此笔者做了以下试验,试验中所用的试剂和阳离子练习液均是按参考书[1]上所提供的方法配制的。

    1985年01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对奈维——斯托方程的求解

    蔡炳新

    <正>本文主要是从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入手,导出几个基本方程式。这种作法在目前化工教科书中还属少见。作者写下此文只求对化工教学有所帮助。 在化工教学中往往有人将z+P/ρg=常数一式说成只适应于静止的流体。其原因为该方程一般是从稳定的不可压缩流体的拍努列方程(z+P/ρg+(u~2/zg)=const)中令速度等于零(u=0)而得到的;或者是直接从静止的流体通过假设、推导而得到的,所以产生了上述模糊认识。其实z+P/ρg=常数不仅适应于静上的流体,而且也适应于流动的流体,如缓变

    1985年01期 69-7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反应进度论

    黄年宗

    本文简单介绍了反应进度的一般概念,说明该概念使得化学反应的平衡论和速度论更加简化、科学。对现有文献未涉及的内容——反应进度与平衡移动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利用自由能G的状态函数特性,证明了在温度不变时,原平衡体系改变成分与在初始时改变成分有等效性。 根据这等效性可用两种方法确定新平衡点在G—§图上的位置。为了比较同一反应只因初始成分不同引起的反应限度§_平的差异,提出了反应限度差和相对反应限度的概念,并用其作为平衡移动的判据。且这判据原则上也可用来判定温度、压力改变时平衡的移动方向。

    1985年01期 7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几何方法测定人体总重心

    陈锡纯

    <正>1、对运动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时,人体总重心位置是不可缺少的参量。 2、欲取得运动行为的连续性技术资料,利用电影连续图片进行分析,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尤其是高速摄影技术的应用,可从图片上得到更为精确的资料参数。然而电影图片的数量是很多的,为了求得每一张图片上之特定身体姿势的总重心位置,研究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计算。因此,如何迅速、准确测定图片上人体总重心位置,就成为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保证分析及时的一个重要问题。

    1985年01期 84-8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足外侧软组织损伤治疗浅谈

    刘宗达

    <正>根据我科学生运动损伤的统计,42%是足关节扭伤,其中外侧软组织损伤占绝大部分,内侧损伤较为少见。 一、分析损伤原因及其机制: 足关节外侧软组织损伤主要是在足关节极度内翻的情况下造成的,在球类、田径、体操等运动中都可因起跳后落地不稳使身体向一侧倾倒而致足关节外侧软组织扭伤。外侧软组织损伤常见的是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的拉伤。(如下图所示)

    1985年01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提问与挖掘智力

    傅世球

    <正>工人挖掘地下的矿藏用铁锹,教师挖掘学生的智力靠语言,靠提问的设计,靠教师的教学艺术。本文拟就提问去挖掘学生的智力谈下列几个问题:什么是智力;提问要以培养观察力为基础;提问要以培养注意力为保证,提问要以培养记忆力为前提;提问要以培养想象力为手段;提问要以培养思维力为核心。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1985年01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启发学生思维

    刘之一

    <正>衡量一个教师的讲课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他是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及思维的深度如何。在讲课中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很多,具体说来,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注意课题的提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初中讲“比重”概念时,如果我们机械地按照课本提出课题,学生就必然会思考“什么是比重”并等待着老师的讲解。这时老师会被迫过早说出比重的定义,接着就是比重怎样计算,然后演示测定比重的实验,最后用习题来巩固。这就无可避免地要采用注入的方法。假如我们在讲比重时,首先提出“通常说铁比棉花重,铜比木头重。这种说法在物理学

    1985年01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谈“浮动分组法”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李岳峰

    <正>分组教学是体育专业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通常是将学生按程度差异分成若干小组,以便“因材施教”。所谓“浮动分组”就是按学生掌握技术的进展而随时调换,进步快的所以“提升”到较优组而适当加快进度。如果在进度较快组内的学生,因进步减缓而跟不上教学进度,则要“降”到进度较慢的组去,即学生在教学单元中并不一定是固定于某一组内。这种“浮动分组法”在体操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因为体操教学中动作较多,常常是某一类型动作掌握得比较快的学生,在另一类型动作学习中就不一定也很快,所以常使学生分组不固定,这有利于个别对待。在田径教学中则由于每个教学单元的动作形式比较单一,故不常用“浮动分组法”。但是,如果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上掌握技术的不平衡性,“浮动”仍然是可取的方法,我试试用于田径教学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1985年0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