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1032321

  •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蔡学英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深入邓小平理论的核心 ,可以发现 ,它实质上科学解决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使效率与公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动态的统一。

    2001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许伯卿

    2001年06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邓小平的群众思想

    胡厚荣

    邓小平群众思想内容丰富而且有创造性 ,其中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的的“富民思想” ,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依据的决策思想 ,尊重、支持群众首创的实践思想是邓小平群众思想的精髓。

    2001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沈鸿钧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 ,是新时期对我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认真学习、领会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有利于提高我党在新时期的执政水平、领导水平、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001年06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王秋香

    西部地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和“三线”建设决策、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思想 ,到江泽民同志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都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关注

    2001年06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中国特色新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张斌

    有中国特色新闻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它的形成与发展紧密联系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 ,由三个密切联系、相继为序的阶段组成 :毛泽东新闻思想 ,邓小平新闻理论 ,江泽民新闻谈话

    2001年06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岗职工劳动关系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贺虹

    改革劳动关系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关键。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所面临的劳动关系 ,是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交替过程中由体制错位导致的一种混乱劳动关系。改革当前劳动关系的对策有 :消除下岗职工流动的制度障碍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信息网络体系。

    2001年06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探源

    高玉泉

    中国延续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趋势将会在 2 1世纪相当长的时期内得以保持并将愈趋稳定。制度变迁增强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全球化背景下庞大的人口规模、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从劣势变成优势 ,世界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给后发国家的经济以迅速成长的机会 ,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建立在这种历史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说成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的思想前提 ,政府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得以有效发挥 ,五千年历史文化积累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得以重新评价和有效利用等等是促成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001年06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山区工业化

    王昶

    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 ,这些地方经济比较落后 ,还必须走工业化之路寻求跨越式发展。而山区工业化有特殊内涵、意义、目标取向及对策。

    2001年06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知识经济对传统就业模式的挑战

    廖国民

    知识经济是一种基于知识的经济 ,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储存、消费、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 ,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劳动便呈现出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特征 ,从而使传统的就业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这主要表现在 :(1)在就业结构上 ,由工业经济时代从事物质产品的直接生产者为主 ,向从事知识与信息的生产者与服务者为主转变 ;(2 )在就业机会方面 ,由相对减少向直接创造转变 ;(3)在就业模式上 ,由传统欧美模式向柔性化、人性化的知识型就业模式转变 ;(4 )在就业观念上 ,由重岗位、重时空向重自主发展、重人性化发展转变。

    2001年06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清代怀化商业的发展和商人的经商活动

    杨安华

    清代 ,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 ,一向被世人认为是蛮夷之地的怀化 ,其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尤其是水路交通便利的沅水流域及其支流沿岸 ,一批商业市镇迅速崛起 ,从而带动了怀化商业的发展 ;怀化商人开始活跃起来 ,并逐渐发展成为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商人队伍。

    2001年06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论血缘关系在唐律中的基础地位

    李伟迪

    唐律直接以血缘关系主体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条文有 77条 ,涉及唐代行政、民事、婚姻、家庭、继承、刑事、诉讼等各个方面 ;其他法律关系主体如凡人、奴婢、良人、皇帝等也是以血缘为依据确定的 ,因此唐律的血缘主义特征是比较明显的。血缘关系与法律关系的融汇 ,是中华法系一大特色。

    2001年06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巴人古歌试释——土家族《廪歌》考辨

    熊晓辉

    土家族的《廪歌》是一部反映土家族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 ,在民族音乐中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它记叙土家族廪卡人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 ,生动地描述了古代土家廪卡人的精神面貌和创作才智。

    2001年06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湘西人的食粑习俗

    吴传仪,朱吉英

    昔日的湘西百姓利用本地盛产的糯、籼米和杂粮加工成各类粑粑 ,作为礼品、祭品、食品 ,馈赠亲朋好友 ,敬奉神灵 ,丰富自身的主食 ,沿习成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达 ,此俗日趋淡化。

    2001年06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韵文学学科建设概论

    蒋长栋

    中国韵文学学科建设要取得成功 ,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是其方向正确的先决条件 ,抓好“两纵”、“两横”的骨干工程建设是其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 ,组织力量协作共建是其获取最后成功的希望。

    2001年06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博《论诗》竹简与《诗》的本质和编集

    杨仲义,梁葆莉

    诗是抒情的。《诗经》原无定本。先秦人的“诗言志”和两汉人的《诗》“采”编说 ,都是大谬不然之论 ,并不符合先秦诗骚的创作实际和《诗经》文本的编集实际。 2 0 0 0年 8月公开的上博战国竹简《论诗》对此提出了新的佐证。

    2001年06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鲁城

    2001年06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小说叙事的时序变异

    佘乾文

    小说叙事的时序变异主要表现为倒叙、预叙和无时性叙述三种方式。在具体的小说文本中 ,叙事时序的变异有其不同的存在形态 ,各种存在形态又各有其独特的审美功能。

    2001年06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异化的都市夏娃——《上海宝贝》人物分析

    李广琼

    随着都市化的加速 ,都市人的异化也日益鲜明、突出。从异化角度看 ,《上海宝贝》展示了一群被西方文化、现代商品经济文化异化的都市女性的生活态度 ,她们的共性是———边缘地带的生存方式 ,灵肉分离的婚恋观 ,离经叛道的价值取向

    2001年06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质疑“文学现代性”

    吴武洲

    “现代性”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其理论内涵一直无法界定。学术界对于“文学现代性”的讨论有着很大的盲目性与时尚性

    2001年06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散文语言的风格美

    孙景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散文观念的变化 ,散文艺术的开放 ,当代各种艺术信息的渗透 ,散文审美风格也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从作家的个人化写作到社会化写作的变化过程 ,作家的审美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表现出不同作家对不同的审美艺术的追求与开拓 ,形成了斑斓多姿的散文审美风格 ,这种审美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散文的语言怎样才能体现其独特的风格美 ?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要提高运用语言的功力 ,力求语言的个性化 ;二是要贴近生活 ,贴近作家的本色和个性 ,力求语言的自然之美 ;三是要避熟就生 ,力求语言的陌生化。

    2001年06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单句同义手段的选择及其修辞效果

    黎千驹

    根据不同的标准 ,单句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又可以分为特殊句式和一般句式。不同的句式往往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 ,只是在修辞效果方面存在着某些差异。因此人们为了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 ,往往注意选择恰当的句式

    2001年06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助字辨略》的性质

    杨怀源

    《助字辨略》是一部训诂专著 ,这基于四点理由 :一、研究对象是虚字的意义 ;二、运用的方法是训诂学上常用的 ;三、对书中的部分虚字分了类 ,但分类只是刘淇释义的一种方式 ;四、对涉及到的语法、修辞现象仅从意义的角度加以解释。

    2001年06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思维看英汉电影片名

    朱湘军,宋京松

    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和美学理念探讨了英汉片名的基本特征 ,论述了电影片名的翻译是语言的翻译 ,更是文化的翻译

    2001年06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简析文言文中的形容词

    浦秀芬

    介绍了文言文中形容词的一般用法 ,着重分析了形容词活用及使动、意动等特殊用法。

    2001年06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美法学教育之比较

    曾长秋,王玥

    当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发展很快 ,但由于起步晚 ,至今在很多方面仍有不足。为便于借鉴美国法学教育之长 ,特从教育管理、教育目标、教育层次、教育方法、师资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之路。

    2001年06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元培德育思想初探

    侯德泉

    蔡元培十分重视德育 ,提出了“以公民道德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观、学习观、世界观、爱国为公思想等方面。他强调德育重在实施 ,主张寓德育于体育、智育、美育中 ,并重视德育中自我教育的作用。这些都为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01年06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129”教学模式的育人功能与发生机制

    杨玉琪,周华,刘冰清,杨高男,肖静华

    说明和分析了“12 9”教学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分析论述了“12 9”教学模式的育人功能 ,并从哲学、教育心理学和学法原理等方面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功能效应的发生机制 ,从而使教学系统成为一种在自组织、自调控、自发展等方面能力较强的有机系统。

    2001年06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品德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田圣会

    情感因素是影响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德育实践中 ,却存在着轻视甚至忽视它的重要性的做法 ;重“说教”、“压制” ,轻“说理”、“疏导” ,德育缺乏“人情味” ,仍是不少学校德育工作的定势 ;必须从教育理论角度 ,认识情感教育在品德教育中的必要性、作用并加以具体实施。

    2001年06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师专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杨霞

    高校的扩招给高校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但对开办本科专业的专科学校来说更多的是挑战。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学校 ,对本科生的要求是一样的 ,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专科学校的本科生与本科院校的本科生进校时文化素质有较大差距。专科学校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本科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2001年06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师舞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符姗姗

    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有从专业素质培养、综合知识积累、思想道德情操和人格修养等方面来不断完善 ,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1年06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谈普通音乐教育

    张本秀

    歌手大奖赛中的综合素质测试 ,暴露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即只重视专业音乐教育 ,忽视普通音乐教育 ;只注重音乐本身 ,忽视音乐与其它学科的内在联系。因此音乐教育应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音乐知识与文化素质

    2001年06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提高钢琴演奏中的乐感

    张文华

    乐感是一种能力 ,或者说一种素质。在钢琴演奏中 ,乐感的体现除了对音乐的感受外 ,更重要的还是指这种感觉和能力的流露和表现 ,是将乐谱上所表达的抽象思想感情 ,通过演奏者的艺术加工 ,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2001年06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声音色彩的表现是钢琴演奏的重点

    周睿

    钢琴演奏中加强对声音色彩的训练 ,提高音乐色彩感对每一位钢琴学习和演奏者都至关重要 ,那么掌握影响声音色彩的一些因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实质 ,它将使演奏更具有音乐表现力。

    2001年06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邓小平理论进教材与大学生思想素质培养

    张玉琳

    邓小平理论进教材是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三进”工作之一。进入教材的邓小平理论是由九大问题组成的完整思想体系并涵盖了新的十大关系等新思想、新观点 ,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与理论意义。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要与学生自学原著和社会调查相结合 ,要指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它 ;要特别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牢固地树立“三观” ,反对邪教 ,崇尚科学精神 ,具备“能在世界潮流中游泳 ,不被淹没的力量” ,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001年06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师教育学科试教法探讨

    杜晓梅

    加强和改革教育学科的教学 ,是师范院校面向 2 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学生模拟教师角色教学的角度 ,探讨了试教法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以培养和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2001年06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文过刊资料丢损现象探析

    王秋君,易祖民

    分析了图书馆过刊丢损的不良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001年06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洞悉用户心理 完善利用工作

    刘新文,郑志平

    基于用户利用档案的心理与档案利用工作的紧密联系 ,按照学术利用者、实际利用者和普遍利用者三种类型用户的特点 ,具体分析了用户利用档案的心理 ,并根据对用户心理的分析 ,从服务方式、档案宣传工作和档案编研工作三个方面 ,提出了完善档案利用工作的方法

    2001年06期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档案行政执法的困境及对策

    谭丽珍,袁兵喜

    随着《档案法》的实施生效 ,依法治档已逐步成为一种共识。但在实践中 ,档案行政执法面临的困境也日益明显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除了完善立法体系 ,提高立法质量外 ,档案部门的队伍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2001年06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总目次

    2001年06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六书研究的新探索——读《六书新论》

    杨秀英

    2001年06期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