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小川;
清朝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权后,湘西永、保二土司被纳入到新的中央王朝的大一统格局中,史称"改土归流",这是满清朝廷对湘西土司辖区的一次法律移植。在此进程中,原有的等级森严的贵族制度被清朝的大经大法所取代,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满清对湘西地区的立法上,进而深入到司法领域,而原湘西土司辖区的各族人民也在这样的社会进程中内地化了,这一过程也是湘西土司从特权阶层转化为平民的过程。
2017年06期 v.3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璨玉;
"盟誓节"是占里侗族诸多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在当地乡民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通过细致访谈与实地参与观察,对占里"盟誓节"的起源与节庆仪式过程进行了全面地梳理与详细地描述,试图揭示今天这一节庆活动所蕴含的包括加强乡民身份的自我认同、教育并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实现聚落内外社会关系的重组以及集中消费生活物资等在内的诸多社会功能。
2017年06期 v.36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振波;
当前,"东方芭蕾"花鼓灯的传承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调研发现,由于包括学界在内的各界对花鼓灯文化的认识不够、认同不足,导致当前保护传承工作仍出现诸多问题。基于文化认同的视角,在明晰花鼓灯文化推广原则的基础上,借助田野调查,从依托政府主导、立足自主创新等方面探讨其文化推广路径,供花鼓灯及其他有关民族民间艺术参考借鉴。
2017年06期 v.36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倩;
近年来,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不断地提高,相应地农民的消费层次也逐年提升。对安徽省Y乡的调查显示,农村彩礼呈现高额化的趋势,高额彩礼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农民的经济条件及婚姻生活等产生不利影响。在社会交换视角下,从经济因素、性别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重点分析了农村高额彩礼现象的成因。彩礼,这一婚俗从古延续至今,以后也必将持续下去,控制愈演愈烈的农村高额彩礼现象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完善措施至关重要。
2017年06期 v.3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邱前英;周红灿;乔思雅;彭湘芳;
在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武陵山片区乡村生态旅游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并以怀化市黄岩风景区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为实际案例,归纳总结了三点该类型旅游景区的规划策略:合理布局,集约建设;保护生态,培育特色;完善配套,打造品牌。
2017年06期 v.36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余凌云;叶思兰;彭黎;李陈贞;
为开展通道县横岭侗寨的保护性开发研究,通过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其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依山傍水"的整体布局、"曲折多变"的巷道空间、"自由生长"的绿化空间和"因地制宜"的传统建筑等优势,同时也明确了其景观空间零乱、绿化不够丰富和新旧建筑不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传承优势的基础上,对横岭侗寨进行景观改造,使山、水、田和谐统一,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2017年06期 v.3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中;陈艳飞;
新农村绿色型社区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机组成部分。新农村绿色型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绿色发展观念淡薄、绿色生产方式和技术缺乏、农村生活污染加剧、生态系统失衡、绿色发展法制不健全;其主要对策:科学合理规划绿色型社区,提升社区生态质量,发展绿色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绿色发展政绩观念,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内在统一,加强绿色文化建设、提升绿色文明意识,建设生态型组织、发挥引领作用。
2017年06期 v.36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青;
仪式性人情是人情最为直观的一种类型,具有维护农村社会团结的功能,但近年来发生了严重异化,使农民产生了沉重的负担。要对仪式性人情进行有效治理,必须清楚仪式性人情的传统文化意涵和异化逻辑。基于文献的梳理,本文系统性地概括了仪式性人情的传统内涵及其异化逻辑,并对仪式性人情的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7年06期 v.36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欧阳询;
张君劢是一个"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哲学家与政治家,故其政治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和浓重的哲学味道。以其1920年代政治思想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主张"联省自治",反对"军阀割据";其二,主张"理性政治",反对"武力政治";其三,主张"内的政治",反对"外的政治"。可见,从哲学性质上看,1920年代张君劢的民主政治思想,乃以理想主义为体,而以现实主义为用。
2017年06期 v.36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发展;喻金伦;
习近平十分重视青年和青年教育工作,形成了既针对青年特点又与时俱进的青年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青年教育的根本任务、主要目标、主要内容等方面。习近平的青年教育思想对当代的青年教育工作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17年06期 v.36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孙任媛;
中国精神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自信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精神与文化自信实现了内在的统一。中国精神支撑熔铸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孕育涵养中国精神,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2017年06期 v.3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邓佳;
康德将哲学的任务转向对理性自身的考察,发起认识方法上的"哥白尼革命",回应理性如何获得普遍有效性认识的难题。"建筑术"作为关于系统的艺术蕴含了先验方法的合目的特征,本文从"建筑术"探究理性运用的建构性与调节性二重内蕴,即理性建构的科学知识体系、知识的合目的性关联以及对通过调节形成的认识的界限和目的,审视"建筑术"在批判哲学中的地位及其方法论意义。
2017年06期 v.36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薛彩莉;
马一浮的六艺论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在马一浮看来,六艺可以统摄中外的一切学术,而统摄的关键在于六艺统摄于一心,换言之,六艺之道所蕴含的道德和价值本体是中外学术都不能离开的东西。既然人的根本在于与生俱来的道德本性,那六艺之道就是最高的德性了,六艺之学的目的也就在于回复自己本然的德性。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马一浮兴办传统书院教育,强调个人内在修养的根本作用,致力于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其六艺思想具有独特的现代意义。
2017年06期 v.36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文娟;
古往今来众多中西方哲学家都在努力探讨幸福问题,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类别的幸福观。西方文化史上以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基督教幸福观这三类幸福观为代表。中国古代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入世主义"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避世主义"以及佛家的"出世主义"幸福观,本文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来探究幸福观,这对构建当代幸福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2017年06期 v.36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思文;
亲情是人类在后天的共同生活中所构造出来的角色性关系中的一种,人的独立自由才是人的本质,子女并不依附于其父母。平等是个体独立自由的本性所追求的,平等不仅在于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平等的真正要点应是哲学意义上的平等,即提供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平等的自由,尊重、关注每一个体平等的道德价值,不由于个人的需求而发生变化。基于哲学领域内平等的视角,"亲亲相隐"折射了对受害一方的道德价值的不平等尊重和不平等关注。现今由"亲亲相隐"所引申出的"亲属拒证权",也缺乏立足之基,不利于当今的法制建设。
2017年06期 v.36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琳君;邱朴智;桂志谦;
抗日战争时期,面临着日寇的炮火和残暴,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强烈追求民族独立,近代民族主义达到高潮之势。1943年,常德会战爆发,中国人民尤其是常德人民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具体而言,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体现在三个方面:青年积极参军的抗日热情、官兵以身许国的奉献意识以及全民共赴国难的团结一致。
2017年06期 v.36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桂林;石顺钬;
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鼓楼、风雨桥和《侗族大歌》是该民族的主要文化符号。音乐、舞蹈和建筑在文化承传和推广上具有时空局限性,某些文化因素极易在后现代语境中流失。侗族诗人杨林的诗集《侗族大歌》收录了600多行的同名长诗和表现侗族生活的多组短诗,向读者呈现了一部整体性的侗族文明史,也将建筑和音乐元素融入,从而使侗族文化进入现代诗写,不仅完成了侗文化的文字转换,也使之进入了现代传媒语境,对侗族文化的现代承传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017年06期 v.36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丽;
生态美学研究在近几年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许多作家的无意识的生态书写成为生态美学视域下研究挖掘的重点。汪曾祺的小说也在无意识中透露出生态美学的观念。从生态美学中的"家园意识"、"生命节律"、"生态同情"三方面去探寻汪曾祺小说中的生态之美。
2017年06期 v.36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兰;
采用弗洛姆关于异化和爱的理论来分析《木马赌徒》中父亲责任缺失异化和父子关系异化的现象,可较为全面公正地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评价小说中父亲的角色。作者劳伦斯对父亲及父子关系的略写一方面是为了凸显父爱缺失、父子关系异化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则借此控诉此种异化对孩子造成的巨大伤害并试图唤起社会的关注。
2017年06期 v.36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美红;张广勋;
《华氏451》想象了一个新型的乌托邦社会,这座未来都市被描述成为了焚书之城,汽车之城与拟像之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已经不知自然为何物,终日沉迷于物质享乐和符号消费中,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小说主人公蒙塔格在克拉丽丝的引导下,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好。雷·布拉德伯里通过该小说警示世人:无深度的西方消费文化有可能带来的城市异化,同时也告诫人类对自然应有谦卑之心,敬畏之情。
2017年06期 v.36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新川;
在后现代的场域下,主要分析多丽丝·莱辛在小说《到十九号房》的解构向度:理智和疯癫的包含关系、知识和权力的连带内涵以及男性和女性的依属关系。通过层层递进的解构小说中三组二元对立项,本文为解读主人公的人生植入了新视角,也为后现代社会中的婚姻引入了思考。
2017年06期 v.36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洵;
综合清代金圣叹先生的叙事学理论与许钧先生的翻译观,本文认为翻译(笔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目的,因文生文的文本生成的实践活动。经典作品应该有多种译本,由于原文文本是固定不变的,译者的理解必然也会有趋同的地方,所以重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文字与首译雷同。但雷同不等于抄袭,重译首先应该关注难点的创造性翻译,可以借鉴旧译,但不能抄袭。重译是译文文本的完善,与文化创新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本质的区别。
2017年06期 v.36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玉林;
研究了《鲁豫有约》、《春妮的周末时光》等电视谈话节目,解析了谈话场概念,提出了谈话场构建设想:选题方面重视新闻性,传播社会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设置方面凸显轻松、愉悦;主持方面使用谈话技巧,运用语言、非语言智慧,达到话语主体双方有效沟通,从而深入挖掘嘉宾精神内质;编排方面系统设计,删除枝蔓,增添素材。
2017年06期 v.36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龙洁;
在承认湘西苗语有形态的基础上,运用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归纳、总结了湘西苗语的形态标记,有重叠标记、前缀形态标记和语音屈折标记三类,分析各类形态标记蕴涵的规律,以及所表达的语法意义。
2017年06期 v.36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